藍色是夏日的經典主題,迎面的海風、清新的空氣、清涼的海水,無不讓人心身向往。中國有句老話叫“水至清則無魚”,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果真無法生存嗎?未曾見過大海的貧困地區孩子如何滿足小小的心愿?受傷的“國寶”中華鱘竟有著一段未解之謎...... 日前,北京旅游網記者…
【編者按】北京作為中國首都,全球著名旅游城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為展現北京各旅游景區風采,讓中外游客更深入了解北京景區,全面呈現新時代北京旅游業風貌,北京旅游網即日起對北京各旅游景區負責人展開系列訪談,以饗讀者!

藍色是夏日的經典主題,迎面的海風、清新的空氣、清涼的海水,無不讓人心身向往。中國有句老話叫“水至清則無魚”,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果真無法生存嗎?未曾見過大海的貧困地區孩子如何滿足小小的心愿?受傷的“國寶”中華鱘竟有著一段未解之謎...... 日前,北京旅游網記者走進北京海洋館,對話與海洋有著特別緣分的北京海洋館總經理胡維勇,聽他講述蔚藍世界下愛與守護的故事,并將問題的答案一一揭曉。

北京海洋館總經理胡維勇接受北京旅游網專訪
1.北京旅游網:北京海洋館在國內的影響力很大,很多游客慕名而來,您認為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什么?
北京海洋館:北京海洋館是1999年3月27日建成并開業的京城首家內陸海洋館,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近20年來,游客接待量達3000余萬人次,其中有3、4百萬都是學生和兒童,他們對海洋的認知和對生物保護理念的接受,對未來的社會發展是有價值的。
所以,如何滿足上百萬學生和兒童的需求、如何讓老企業常辦常新,就需要我們不斷深化經營產品,提升社會的影響力。海洋館的核心產品是海洋生物,但并不是售賣海洋生物,而是保護海洋生物,讓游客在了解和認知的過程中,不僅達到滿足視覺的沖擊,還需要把海洋的知識傳播給大眾。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感覺到只介紹海洋生物還不夠,能夠讓游客看到海洋生物、海洋哺乳動物,在休閑中得到知識的熏陶,感受它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樂趣,這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

因此,這幾年我們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一直在拓寬科普宣傳的業務范圍,提出自己的經營口號——“親情與歡樂 知識與智慧”,并且把這樣的氛圍變成海洋館人每天工作的指導思想,同時也在不斷擴大著我們的事業。比如,我們要求員工不僅要充滿工作熱情,竭盡所能地傳播海洋知識,更要讓游客感覺到這里是一個休閑的、養心的、愉快的場所。十幾年來,海洋館一直按照這樣的思想在進行企業經營,經營收入也在每年遞增。談到這里,也要感謝廣大的市民和游客,支撐了企業的生存,同時也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關注,使我們能夠不斷的改善經營理念和經營設施,為游客更好地服務。
2.北京旅游網:溫飽之后,游客對于旅游的需求不斷攀升,以追求更高質量的人文品質。請問,您是如何看待旅游的?北京海洋館在供給側改革方面又做了哪些嘗試?
北京海洋館:若干年前,人們把旅游視為奢侈品消費;近幾年來,人們將旅游視為正常生活的組成部分。關鍵是游客的消費心理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滿足于攢點兒錢出去看看,到現在的值不值得看、能不能看、愿不愿意看成為了消費者的心理選擇。因此,北京海洋館在不斷地深化旅游產品,讓游客產生興趣和關注點,盡可能地讓游客產生重復消費,以形成特有的市場行為。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地擴大自身經營范圍,沿著知識和科學的道路來傳播海洋知識、深度提煉并推出產品,以科學普及的形式推廣到社會上。

來源:東方ic
比如,海洋童子軍暑期夏令營活動已經做了七年。過去僅僅是夏令營,孩子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來海洋館看看。后來發展成為夜探營,孩子利用夜間來觀察魚類的生活。但是,僅僅做夜探營還是不夠,學生們仍然有興趣,我們就發展成為夜宿營,要住在海洋館和魚類共同生活一個晚上,孩子們又增加了很多體驗和感受。
除此之外,孩子住在海洋館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這對于當今大量的獨生子女家庭而言,既增加了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創造了和陌生同齡人交朋友的機會,又可以經歷書本以外的觀察、體驗、增加參與意識,拋開乏味的教育,以海洋知識為媒介來感受社會人文,這對少年兒童是很有意義的生活嘗試。
3.北京旅游網:在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北京海洋館是如何聯想到開展夜探營活動的?
北京海洋館:應該算是對市場的認知吧。我們“養魚”是全天候的,場館閉館以后,游客停止了參觀,但海洋館的工作是照常進行的。閉館后的時間對海洋館來說是一種可利用資源,過去這種資源被閑置了。當我們看到夏令營活動很受消費者歡迎的時候,就促成了我們更深度地開發產品。目前,夜探營活動已經普遍開展,不僅是我們海洋館,幾乎全國的海洋館都在開展夜探營和夜宿營的活動,這對于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對孩子們興趣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

4.北京旅游網:有些游客提出質疑:“北京海洋館的門票太貴了!”您是如何看待的?此外,旅游產業要實現從門票經濟走向產業經濟,其中“門票經濟”的概念如何理解?
北京海洋館:我認為這并不是簡單的門票經濟的概念,學界有一種說法叫“改變旅游景區以門票收入為主的經營思路”。在我看來并不全面,因為不同類型的景區、不同的消費體驗會形成收入結構和條件的差異,不能簡單地類比門票收入同其他收入的關系。比如,公益性的景區一定不能以門票為收入,但是北京海洋館不同于名勝古跡,自然地貌,也有別于特有的文化遺產,是一個新型的經營性人文景區,門票和場館價值是相匹配的。目前,北京海洋館的門票價格是160元/人,在全國同業中并不算高的。但是每位游客進行二次消費時,要再支出50-100元,這已經是較大的支出了,也是不容易實現的。

針對經營者而言,門票收入占到主要來源,并不能說就是依賴門票收入,因為游客在選擇門檻的時候,對景區的價值是有判斷的,并依據品牌效應等因素做出選擇,并不是簡單的門票經濟概念,而是應該根據企業的性質、品牌、和游客選擇,這三項來認定收入結構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對景區門票經濟的概念需要深入分類研究,不能簡單化。
5.北京旅游網: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海豚、海獅表演,北京海洋館有哪些“小眾”看點值得推薦?
北京海洋館:推薦鯊魚、水母和中華鱘這三個展區吧,其實說他們“小眾”,是因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看點在哪里,如果游客了解了展區的核心看點,就會感覺很有意思。
比如,鯊魚展區是我們改造后的新展區,全長23米無人工造景,水質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足以滿足魚類的生存條件,水質清澈到20米直線穿透沒有任何障礙,一眼可以望到底。全中國的海洋館能看到這么清澈的水質并不多,其中北京海洋館是一家。中國有句老話叫“水至清則無魚”,但是北京海洋館的鯊魚展區,“水至清則魚很好”。鯊魚科品種非常多,另外并不是所有鯊魚都是兇殘嗜血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

第二個要推薦的是水母展區,我們通常稱“水母”為“海蜇”,但其實海蜇是水母的一種,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水母。水母是一種海綿體,它的生存周期并不長,但是形象各異比較好看,于是我們運用燈光技術把展區打造成一個神秘的空間,調整水母的狀態和顏色以及人們對他的感知,豐富了人們的體驗感受。

最后一個,也是最具看點的就是“國寶”中華鱘展區:2004年,我們接收了兩尾在長江流域被漁民誤捕并奄奄一息的中華鱘,全長3.41米,體重310公斤,是近20年來發現的個體最大的野生中華鱘。目前,這兩尾中華鱘的養殖在海洋館已經有14年了,生理年齡超過30歲。從科學的數據顯示,中華鱘最長的年齡可以活到70歲,但目前還沒有見過活體,館里的兩尾也算是高齡了。如果中華鱘衰老死亡之后,我們會制作成標本,讓它們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在海洋館。
此外,我們的科研團隊又成功建立了子一代中華鱘的水族館繁育養訓群體,從而為中華鱘長期人工馴養和野生親體資源再利用及中華鱘遷地保護奠定了基礎。
6.北京旅游網:被漁民誤捕的野生中華鱘從湖北荊州被運往北京海洋館療養的路途中,有哪些故事可以同大家分享一下?
北京海洋館: 2015年11月15日9時,“后福”(被漁民誤捕的野生中華鱘名字)從湖北荊州出發去北京,我們接收了。但在當時北京海洋館并沒有接收的經驗和條件,投入了幾百萬的費用來改造設施,從中華鱘的療傷、康復到開口進食,直至恢復健康,確實經歷了不少波折。

“后福”的運輸轟動了半個中國,當年我們組織專門隊伍,乘坐特制的運輸車將中華鱘陸運至北京海洋館,經歷了22小時的長途跋涉。“后福”體長3米多,身受重傷存在著死亡的風險,運輸的時間越短越安全,中途又需要補水觀察,每到一站都得到了地方政府部門的支持。即使在高速上,車速也只能達到40-50邁。
當抵達北京海洋館后,打開箱子時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現中華鱘的頭是朝向車尾的,也就是湖北荊州的方向,這個現象截至今日也解釋不了。身受重傷的中華鱘,如何能夠在狹小的箱體中旋轉3米多長的身體?沒有任何參考資料能夠證明。但是我們認為,能夠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中華鱘戀家啊!”值得慶幸的是,三天后中華鱘就能開口進食了,這在當時創造了奇跡。現在,展區的36尾中華鱘,我們都按照它們各自的食量進行1對1地投喂,確保各項身體指標正常。
7.北京旅游網:北京海洋館在對外單位合作方面有哪些成果和經驗?
北京海洋館:去年以來,我們成立了海洋館友好聯盟全國各地有共識的海洋館聯手起來共同做環保和公益,聯盟單位包括北京海洋館、洛陽龍門海洋館、西安曲江海洋極地公園、廣州海洋館、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武漢東湖海洋世界、北京富國海底世界、昆明石林冰雪海洋世界、蘭州極地海洋世界、包頭海洋世界、寧波海洋世界、昆明花都海洋世界,各地海洋館都在以共同的指導思想經營。

比如,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北京海洋館舉辦了“情系蔚藍 書送希望”圖書閱讀季暨“聯盟書屋”啟幕儀式。在10個城市的12家水族館,您能夠看到一個以圖書為紐帶,結合科普教育、親子互動、活動定制等多種形式的創新平臺——“聯盟書屋”。城市家庭的孩子想獲得科普知識,把科技成果和科普讀物集中起來,號召廣大游客將閱讀過的書籍回贈給北京海洋館,把書送到偏遠地區、內陸的地區、沒有見過海的地區。
后來我們把整理好的募捐所得圖書,送到張家口市沽源縣西辛營寄宿小學,對該小學閱覽室的老舊圖書進行更新。我們與水族館友好聯盟成員館一道共同履行企業的社會義務,化身成一座座公益的橋梁,以書籍為紐帶,帶動全民進行科普閱讀,傳播海洋知識,樹立海洋文化!
8.北京旅游網:全面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是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關鍵舉措。您如何看待北京海洋館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價值?
北京海洋館:海洋是人類的共同家園,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寶庫,保護地球家園需要生態的平衡。十多年來,北京海洋館的幾大傳統看點發生了變化。比如,我們訓練海獅撿垃圾、給海豚體檢等,把白鯨、海獅、海豚表演的難度降低了,科普的宣傳提升了。我們將原來的北京禮物店改變成為“佳品匯”,自主出版了7冊科普讀物,并與出版社合作為青少年、兒童提供240余種,6200余冊海洋科普類圖書,踏踏實實地傳播海洋文化知識。此外,我們翻閱了康熙字典、辭海、新華字典等,篩選并整理出108個魚字旁的漢字,傳播中華漢字的魅力和趣味。

在員工管理方面,我們將“營業員”“檢票員”“售貨員”“服務員”的概念從企業中消除了,改為“消費引導員” “科普輔導員”。這個概念樹立起來,其實是在引導消費。我們培養了一支熱愛海洋事業,熱愛海洋館,具有較高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的“養魚”團隊,推動了水生動物保護、生態環保和海洋科普。
在海洋生物保護方面,我覺得保護是第一步。真正的關愛,不是把動物當成寵物,而是要讓受保護的物種在自然條件下生存。其實,海洋生物有自己的康復和修復能力,在海洋館住的是星級賓館,享受的是特護醫療定期體檢,但是回到自然條件下能否生存,仍是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今年7月份,我們將向故宮學習,把智慧景區進一步升級,開通網上購票、自主換票、讀碼入館,方便游客入館,減少排隊等候的環節,完善手機自助講解,統一聯盟館的管理標準,降低人工成本,使用更加智能化的技術,繼續為廣大游客做好服務。

記者手記:記得上一次來北京海洋館的時候剛上小學,這次接到采訪北京海洋館總經理的任務,興奮之余不免有些緊張。興奮的是,能親耳聆聽胡總經理講述海洋生物背后的故事,看看海洋館這些年來發生的變化;緊張的是,擔心自己能否挖掘出更多的亮點呈現給關心海洋生物和生態保護的讀者。
走進北京海洋館,讓我們頗感意外的是,很多員工都可以隨手指著場館里一尾魚、一只哺乳動物,將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養殖故事向記者娓娓道來,儼然都是非常專業的講解員。當采訪完胡總經理后,這種感受再次得到印證。不禁深感,在北京海洋館的每一分鐘都會上演愛與守護的故事,每一名海洋館工作者都“心之所向 皆是蔚藍”。
文并攝/范鑫(圖片除來源標注外)來自北京旅游網